近日,四川成都一女子怀孕5个月,吃了一斤车厘子后开始不舒服,上吐下泻,随后孕肚也开始发紧、发硬,家人将其送医治疗。经诊断,其症状疑似为食物中毒。
专家提醒,车厘子富含纤维素,不易消化,尤其对脾胃虚弱的人,一次性吃太多,容易出现上吐下泻类似肠胃炎的症状。如果车厘子不够新鲜、霉变等,则有可能引起急性肠胃炎。
车厘子性偏温,湿热体质的人也不要多吃,否则易有口干舌燥、口腔溃疡、便秘等上火表现。
车厘子吃多了会铁中毒?
先别慌
不过,车厘子的铁含量只有0.36毫克/100克,要达到出现铁中毒的量,一个体重60公斤的
成人大约要吃333公斤,正常人不可能一次性吃这么多。所以,适量吃车厘子不会铁中毒。
吃车厘子会导致氰化物中毒?
专家:别吃果核!
氰化物急性中毒的症状包括呕吐、恶心、头痛、头昏眼花、心搏徐缓、抽搐、呼吸衰竭,最终可导致死亡。
植物中的氰化物通常是以氰苷形式存在的。很多蔷薇科植物的种子里都含有氰苷,比如桃、车厘子、杏、李子等,车厘子的核仁也的确含有氰苷。不过,这些水果的果肉中不含氰苷。
氰苷本身是无毒的,只是当植物细胞结构被破坏时,含氰苷植物内的β-葡萄糖苷酶可水解氰苷,生成有毒的氢氰酸。每克车厘子核仁中的氰苷折算为氢氰酸后大约只有几十微克,人们一般不会有意去吃车厘子核仁,因此车厘子核使人中毒的情况非常罕见。
此外,就算真的不小心把车厘子的核仁吞了下去,也不用惊慌,少量氰苷在体内可以代谢掉。
每天吃多少车厘子合适?
这三类人群需减量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居民每日水果摄入量建议为200~350克
为保证水果均衡摄入,建议普通人一天摄入车厘子为100~150克,大约10~15颗车厘子。以下三类人群更应严格控制摄入量:
慢性肾病患者车厘子含钾量较高。对于肾功能不佳的患者,肾脏排钾能力受限,大量摄入可能导致高钾血症。
糖尿病患者尽管车厘子的升糖指数(GI值)较低,但仍需控制食用量。通常血糖控制稳定的糖尿病患者,每天摄入量应控制在10颗左右。
胃肠疾病患者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人群不宜过量食用车厘子,以免引发胃胀、腹泻或加重胃酸分泌,刺激胃黏膜,引起胃痛,甚至加重原发病情。
小编提醒
春节将至
更要注意避免暴饮暴食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