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博览 > 科技热点 > 正文

黑洞反复啃食同一颗恒星

发布时间: 2024-12-31 14:59:40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字号:[ 常规 ]

通过欧洲航天局的XMM-Newton太空望远镜,天文学家观测到黑洞反复啃食同一颗恒星的现象。通常,黑洞吞噬恒星的现象是一次性的。因此,这一发现是出人意料的,并将对人们进一步了解超大质量黑洞提供新的信息。

在与我们生活的银河系类似的其它星系中心,往往存在着一个或多个超大质量黑洞。它们的质量是太阳的数十万至数十亿倍,并且和星系的能量等特征具有密切的关系。然而,由于黑洞探测难度较高,长期以来,它对人类来说往往都是未知且神秘的。不过,超大质量黑洞能够通过潮汐作用撕裂并吞噬恒星,同时爆发出强烈的光,这样的光爆发现象往往能持续数月,且在几千年内不会二次发生。于是,天文学家们利用这一特点在此期间展开观测,就能探测到高能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无线电等重要信号。

XMM-Newton太空望远镜是欧洲航天局于1999年12月发射升空的X射线望远镜。通过它,两组天文学家分别观测了两个反复发生的超大质量黑洞的光爆发事件,记为eRASSt J045650.3−203750和AT2018fyk。一般情况下,在活动星系中,超大质量黑洞持续吞噬气体物质,光爆发现象是可以频繁探测到的。但是,这两个反复发生的光爆发事件发生在非活动星系中,这类星系中心的大质量黑洞往往是黑且静的,只有当恒星接近时,才能探测到光爆发现象。因此,这是人类首次从非活动星系中心的大质量黑洞探测到反复发生的光爆发现象。

 图片1.jpg

【图片说明】一个黑洞反复啃食同一颗恒星(来源:https://www.esa.int)

这一现象暗示着:恒星在最初与黑洞相遇时,可能并没有被完全摧毁,部分恒星在黑洞的袭击中幸存下来,并在与黑洞再次接近时,被其反复撕裂。新的研究表明,对于被破坏的恒星而言,其轨道极有可能与超大质量黑洞密切相关。在被超大质量黑洞撕裂之后,恒星应当是被牵引着进入了一个距黑洞更近的轨道。

这样的现象对于进一步了解超大质量黑洞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天文学家们将根据预测的周期,针对发生这两个事件的区域,进行更为密切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