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恶性肿瘤之首。近日,中国抗癌协会国际交流分会肿瘤精准治疗新进展学术会议在南京举行,与会专家围绕肺癌精准治疗新进展进行交流。
关注二手烟对女性的伤害
国家癌症中心近日发布的2024年全国癌症报告指出,我国肺癌发病人数达106.06万,死亡人数达73.33万,肺癌防治依旧任重道远。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男性患肺癌的风险更高,但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女性肺癌发病率正在“飞速”升高。研究发现,吸入二手烟是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在女性患者中更为多见。
“吸烟是国际上公认的致病因素,对于非吸烟人群来说,我们需要关注周围环境的影响,尤其二手烟对于女性的伤害。”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肿瘤科主任医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整体评估专委会主任委员张宏艳教授告诉记者,肺癌的高危人群不仅仅包含吸烟人群,建议长期吸入二手烟和油烟、职业暴露、有家族遗传史、有慢性肺部疾病等高危人群,从45岁开始,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
精准治疗让部分肺癌患者实现临床治愈
得益于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兴起,肺癌已经进入了精准治疗时代。“‘精准’的理念贯穿于影像判读、手术切除、病理分型、药物选择、复查随访等整个疾病诊疗阶段。”中国抗癌协会国际交流分会主任委员、江苏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周国仁说。
“在临床上,我们常常能听见有患者问:我都已经是晚期了,还能活多久?”周国仁说,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如果能找到肿瘤的特定驱动基因,有适合的靶向药物,通过精准治疗,一些患者能实现临床治愈。免疫治疗则是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近年来,PD-1抑制剂和PD-L1抑制剂在肺癌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这些药物能够增强T细胞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攻击能力。
提醒:
常规体检≠防癌体检
体检年年有,年年都正常,为什么却突然查出癌症晚期?专家强调,“防癌体检”和“常规体检”是不一样的。
常规体检可以反映人体的一些基本健康状况,比如有没有高血压、高血脂或者高血糖,有没有贫血,是否存在泌尿系统感染,主要脏器结构是否正常等。但是这样的常规体检≠防癌体检。
以肺部检查为例,推荐肺癌高危人群进行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而对于肝脏的检查,普通人群可能只查腹部B超,肝癌高危人群则建议加入甲胎蛋白等肿瘤标志物检查,甚至是核磁共振检查等。